Ssh

rdiff 的 –backup-mode 選項是什麼意思?

  • November 19, 2012

我已經在兩個虛擬機(我的網路伺服器和一個備份空間)之間使用 SSH 上的 cron 作業很好地執行了rdiff-backup ,並使用了來自不同地方的線上腳本。

我正在備份各種文件夾,包括數據庫轉儲、/etc 和 /var/www。我注意到該腳本使用--backup-modewebroot 文件夾,但不用於其他文件夾。

誰能解釋這個選項的作用?我能在網上找到的只是手冊頁,它對事情沒有太多的了解:

Force backup mode even if first argument appears to be an increment or mirror file.

我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任何提及“備份模式”的內容。

謝謝!

查看 rdiff-backup (1.2.8) 原始碼,在 Main.py 中可以看到“備份”是未提供其他選項時的預設操作:

def final_set_action(rps):
"""If no action set, decide between backup and restore at this point"""
global action
if action: return
assert len(rps) == 2, rps
if restore_set_root(rps[0]): action = "restore"
else: action = "backup"

因此,除非您使用的腳本有一個看起來像“第一個參數中的增量/鏡像文件”的文件,否則省略 –backup-mode 選項是安全的。

我不清楚是什麼定義了 rdiff-backup 增量或鏡像文件。它們可以在目標上創建的 rdiff-backup-data 目錄中找到。這些具有 .data 和 .gz 副檔名,所以我猜這--backup-mode是為了確保如果將這些類型的文件指定為參數,rdiff-backup 將執行。

引用自:https://serverfault.com/questions/450053